殡葬文化既是文化,也是指导殡葬管理的一门科学
来源:http://www.cdby.org/news417840.html日期:2020-07-14 11:29:00
。“生存文化”与“殡葬文化”之间互为渗透,互为折射。我国的古代经典和四大名著中都有殡葬文化的内容,而殡葬文化也在内容和形式上反映了同时代的生存文化。殡葬文化是围绕死亡事件和死亡活动而形成的思想文化体系,殡葬文化受社会经济、政治、意识形态、民风民俗、人情世故的影响和制约,殡葬文化历来是社会的一个重要窗口、一面镜子,通过这个窗口可以鲜明地感受到时代的风貌,民族的文明和国家的兴衰荣辱,它与时代的生存文化血肉相连。

殡葬是人类自我意识达到高度清晰的产物,因而也是人类走向"文明"的标志之一。原始人对"弃尸"已经"看不下去",心中不忍。于是产生了殡葬。到文明社会,丧礼发展起来,乃至变得越来越繁琐。比如,一位老人忙了一辈子,死后若不给一个“象样的”丧礼,不受到“郑重的”对待,人们总会觉得"对不起死者",会认为后人"不孝"、死者一辈子"不值"等。即使是现代,如果丧事太草率,人们仍会觉得人生"不完整"、"不值"。同时,重要人物的丧礼要格外的隆重,如为帝王筑陵墓。如果将大人物的丧事办得和小人物无差别,人们也会觉得"太不应该"。社会心理需求当然是对生者而言的。因为死者已无知觉了,殡葬活动是生者筹办的、办给生者看的,这无异于给生者开了一张"预期支票",告诉他们人生都会有一个如此"完整的"结局,不会"有始无终"。
我们应当认识到,心理需求也是一类"社会需求",它就像吃饭、睡觉一类物质性需求一样的真实。只要它们不妨碍社会,就应当予以满足,所谓"人情所好,圣人不禁"。这里说的"人情"即是人们的心理需求,也是"人性"的需求。
上一条:殡仪馆人生旅程的结束点
相关新闻
- 2023-05-25成都殡仪馆:为逝者送别与家属安慰的场所
- 2023-05-23成都殡仪馆:温暖送别,尊重生命的终章
- 2023-05-22成都殡仪馆:温暖陪伴与敬意告别的场所
- 2023-05-17成都东郊殡仪馆:尊重庄重的终别之地,家属关怀与安慰的港湾
相关产品